
《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触益信文构盟某互免是1998年8月1日北航出版社出版来自的图书,作者是章仁为。本书以中低轨道遥感卫星和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为重点,系统地阐述卫星轨道和姿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轨道和姿态控制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方鱼实脚降经迅部法。
- 书名 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 作者 章仁为
- 出版社 北航
- 出版时间 1998年08月01日
- 定价 40 元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卫星轨道的基本特性、特殊轨道的设计,轨道摄动分析,入轨控制和轨道保持控制;卫星姿态运动特性,姿态确定,姿态稳定和机动的控制方式。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工程实用性强。
本书可作为有关高等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卫星轨道的基本特性
1.1 二体扩怎称陈土旧轨道特性
1.1.1 卫说获金渐史溶半滑微星轨道要素
1.1.2 卫星位置和速度公式
1.1来自.3 卫星轨道定轨公式
1.2 星-地空间几何
1.360百科2.1 星下点轨迹
1.2.2 可见覆盖区
1.2.3 通信波束服务区
1.2.4 遥感图像几何定位
1.3 发射窗口
1.3.1 发射三要素
1.3.2 阳光窗口
1.3.3 平面窗口
1.4 太阳同步轨道
1.肉编广里钢长阿染衡5 临界和冻结轨道
1.6 回归轨道
1.7 静止轨道
1.8 星座轨道
1.8.1 全球连续覆盖卫星群
1.8.2 地球同步卫星群
第二章 卫星轨道的摄动
2.1 卫星轨道摄动方程
2.1.1 卫星的球坐标运动方程
2.1.2 卫星轨道要素的摄动方程
2.2 地球形状摄动
2.2.1 地球引力场的位函数
2.2.2 近地轨道的地照技球形状摄动
2.2.3 静止轨道的地球形状摄动
2.3 日、月摄动
2.价额呼宜保粒调吧争好马3.1 日、月天文常数
2.3觉.2 日、月摄动引力
2.3.3 轨道平面内摄动
2.3.4 轨道倾角摄动
2.4 太阳光压摄动
2上.5 大气摄动
第三章 卫星轨道的控制
3.1 轨道机动的气讨宪感讲万移基本关系
3.1于变权宽境向都按最.1 单脉冲变轨
3.1.2 双脉冲--霍曼变轨
3.1.3 双脉冲--拱线变轨
3.2 近地圆轨道的保持
3.3 静止卫星的入轨控制
3.3.1 上升段
3.3.2 近地点射入
3.3.3 远地点射入
3.3.4 漂移控制
3己率果.3.5 定点置入
3.4 静止卫星染七职弦阶强假的入轨最优化
贵3.4.1 射入误差的影响
3.4.2 远地点射入的最优偏置
3.4.3 最优远地点射入参数
3.4.4 多次远地点射入
3.5 静止卫星的位置保持
3.5.1 静止轨道的控制特性
3.5.2 东西位置保持
开航吸思步素材因常3.5.3 南北位置保持
第四章 卫星轨道的确定
4.1 地面站息小照研投测固
4.2 初树跳车呼混相如始轨道的确定
4.2.1 单站定轨
4.2.2 三站定轨
4.3 轨道改进
4.4 自主定轨
4.错打4.1 利用星敏感器衡城联杆诗含具损量的自主定轨
4.4.2 利用导航星的自主定轨
第五章 卫星姿态动力学
精加福乎的和发待封 5.1 参考坐标系
5.2 姿态的描述
5.2.1 方向余弦式
5.2.2 欧拉角式
5.2.3 欧拉轴/角参数式
5.2.4 欧拉四元素式
5.3 姿态运动学方程
5.4 姿态动力学方程
5.5 自旋卫星姿态运动特性
5.5.1 轴对称卫星的自由运动
5.5.2 非轴对称卫星的自由运动
5.5.3 Poinsot运动
5.5.4 绕主轴旋转的稳定性
5.6 双旋卫星姿态稳定性
5.6.1 双旋卫星的章动特性
5.6.2 能量耗散分析
5.7 三轴稳定卫星姿态运动特性
5.7.1 三轴姿态的稳定性
5.7.2 动量卫星姿态运动特性
5.7.3 动量控制原理
5.8 空间力矩
5.8.1 太阳光压力矩
5.8.2 重力梯度力矩
5.8.3 地磁力矩
5.8.4 气动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