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本尼登虫病

本尼登虫病由本尼登虫寄生引起。本尼登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此虫雌雄同体卵生,在水中孵化,在海水网箱养殖较为常见。 多寄生于海水养殖鱼类的鱼胡文体表或口腔内。主要危害鰤鱼、真鲷、鲻鱼、石斑鱼等。当虫体数量多时,病鱼游动异常,有时向其它固体上摩擦,使身体出现伤口,引起出血溃烂。寄生于口腔黏膜溃烂、出血,病鱼食欲减退,体黏膜增多。肉眼可直接观察到体表的虫体。答斤春衡掉该病春、秋季最常见。

  • 中文名称 本尼登虫病
  • 外文名称  Neobenedenia mellen illness
  • 原因 梅氏新本尼登虫
  • 俗称 白蚂蚁病

病因

  本来自尼登虫(俗称白蚂蚁病360百科)寄生。\

  梅买海企常热并选转事氏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melleni)。虫体背腹扁平,腹面观呈近长椭凯鲁条攻低兴钢决伯争迅圆状、微凹,侧面观似鳞深财片,体表无棘,个体大小一般为(3.5~6.6)mm×(3.1-3.9)mm,最长可达11.6mm。虫体前端具两个并列的前吸器为吸盘样,后端有1个卵圆形的后吸器,比前吸器大得多,后吸器无柄,不分隔,具形且善工态各异中央大钩3对,边缘有7对辐射状对称排列的边缘小钩。虫体口囊漏斗状,位于两吸器之间的后缘。两树枝状肠管分两侧向后延伸至后吸器前缘,并终止于盲端,向前有分支绕咽部至顶脸肉端,肠管向体中央和侧边缘均有侧枝。两对黑色眼点呈"八"字形前后并列分布于两吸盘之间的中后下方。雄性生殖器官具紧靠的睾丸2个,并列分布于虫体中部稍偏后直续常位置,具发达的雄性交接器。雌性卵巢1个,含有受精囊,卵黄腺细胞发达。

  虫卵呈不规则多面体形状,后端一般有2个小钩,末端有一细长卵丝。虫卵在25℃水温条件下6天孵化出纤毛蚴,而在28℃水温下只需4天纤毛蚴就发育成熟。纤毛蚴有趋光性,靠近水面游泳,遇到适宜的宿主即可附着,蜕掉纤毛,开始新的寄生生活。10天后虫体所有内部器官发育成熟。让心弦试个在26~30℃水温条件下,16天后虫体开始排出虫卵。

症状

  本尼登虫寄生在黄鳍鲷、真鲷、黑鲷、石斑鱼、大黄鱼、红甘鱼等到海水鱼的皮肤上,尤其是背部的前半段,本尼登虫在鱼体上寄生时,鱼在水中焦躁不安,在网或池壁上摩擦,体表受伤发炎,分个感块开所每泌大量粘液,严重时候药盾克据激空红要贫血,消瘦,体表溃烂,眼睛发白或红肿充血。

治疗

  1.用"百鱼净"10毫升加入400公斤水(淡水)加"富金但优奏化势口杨氧"100克浸洗,杀灭寄生虫,浸洗时间5-10分钟。2.用福尔马林(甲醛)100毫升加入400公斤水(淡水)浸洗3-5分钟,杀灭寄生虫。3.以1.5%的用量添加"鱼健康1号"(即每100公斤冰鲜鱼添加"鱼健康1号"750克)连续投喂5-7天为一个疗程,或停止死鱼为止。

防治

  一、病害症状

沙肥点材编工  部分鱼体表有白点,来自并扩展成白斑块,有的鱼体整个尾鳍溃烂,眼睛变白,似白内障症状,严重者,眼球红肿充血突出或脱落,体表肌肉溃疡,头部磨损呈蜂窝状裸露,充血发炎,病鱼焦躁不安,不断狂游,或磨擦网衣使鳞片脱落,造成继发性感染,食欲减退,有的呆滞于水面,体力衰弱,游动迟缓,陆续死亡。

  360百科二、病原诊断及特征

  刮取病鱼白斑部位的鳞片办探育座、鳞条及粘液,用解剖镜(5×10)观察,发现有不断蠕动的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端两侧各具一吸盘,后端有一固着器,有3对中央大钩、8对边缘小钩,口在前吸盘之后,不断吞食,下接咽及2条树枝目十基补处显款假李状肠,在口的前方两侧有2对眼点,外观虫体为半透明状,其形态特征酷似本尼登虫,同时,还将病鱼放在桶中用淡注另土重讲冷想板复水进行浸浴观察,浸浴2分钟~3分钟,发现有大量虫体从病鱼体表脱落,变白,故确诊为本尼登虫所致。 本尼登虫,属于多钩亚纲,分室目,分室科为速第率在叶劳烧须露言。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长度一般为5.4毫米~6.6毫米,最长者可达11.6毫米,宽度一般为收3.1毫米~3.9毫米。身体前部稍突出,前端两侧各有1个前吸盘气时她则族背要。身体后端有1个卵圆形立张误难资原劳的后吸盘,后吸盘比前吸盘大得多,其边缘及其内面的缘膜边缘有8对小缺口,有边缘小钩7对,中央有2对锚钩和1对附属片。口在前吸盘的后缘,口下为咽喉。从咽向后有2对黑色眼点。生殖系统有2个精巢,一般位于身体中央,在咽下有前列腺储囊和交配器;卵巢1个,卵黄腺布满体内,卵黄之前有卵黄储囊。

  三、防治措施

  1.用淡水加入20ppm痢特灵浸浴病鱼5分钟编吃据音流团治证屋~10分钟,并在浸浴过程中充气,观察鱼的承受情况,若发现鱼有翻倒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捞出放游利阳燃纪该南亲入网箱进行恢复。此法可有效杀死本尼登虫,但难以杀死虫卵,为了巩固疗效,用药后隔5天~7天,还需再进行一次药浴,避免大水体中的本尼登虫再度寄生。此法用研本着益秋散点来防治大黄鱼本尼登虫病,安全可靠,但操作麻烦,鱼体易损伤。

  2.用编织布加工成网箱套,治疗鱼病时将其套在养鱼网箱外,进行消毒笑临华啊短阶、治疗,加入300ppm~400ppm福尔马林+20ppm痢特灵,浸浴病鱼20分钟~30分钟。或等黑引安七冷军厚钱平潮时,不用编织袋,么待哥部影承强时牛只需提起网箱,水深0.5米~1米,用上述剂量两种药物配合泼洒,保持药浴浓度20分钟~30分钟,在浸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鱼体有无异常现象。此法殖切镇说女也散型信评考优点是可不必搬动鱼体,应激反应小。

  3.用""(三氯异氰尿酸)加海水充分稀释溶解后均匀泼洒。用药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鱼群上浮时使用,最好能选择在平潮时间施药,因平潮时水流缓慢,药效保持时间长,流失慢。每口网箱(2.6米×3.6米)用药1.0纪志克~1.5克,早晚各泼洒一次,病轻者一天可只泼洒1次,连续用药5天~7天,用药时可不必提起网箱。此法最为简便,治疗效果较好,但此药为强氯剂,剂量要掌握妥当,泼洒时要注意均匀。

  四、预防措施

  1.弦危严加善待济犯列轻没适时换网高温期一般5天~10天换网一次,及时消除粘附在网衣上的本尼登虫卵,从而降低水中幼虫密度。 2.药物挂袋在本尼登虫鱼病流行季节(6月~10月)之前,可用药物在网箱四角形成一个消毒区,每口网箱挂"长效菌毒清"片剂(三氯异氰尿酸)5片~6片,挂袋深度50厘米~60厘米,可清除水体中的本尼登虫及其它致病菌、病原体,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达到预防目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