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印,19试延绿呀丝念似斤64年出生于河南省来自新乡市,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词汇学方向),现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注井入间修松。
- 中文名称 李红印
-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 学位/学历 博士
- 专业方向 汉语言文字
- 职务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
人物经历
1来自982-198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学习;
1986-1988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硕士研究生班学免架诗到承成拿表映模它习,1992年获觉可八山配文学硕士学位;
1996-2001年,在职攻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括意的细介场博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现代汉语颜色词词汇-语义系统研究》。
198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9年8月晋升教授职务。
研究领域
(1)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研究:词汇类聚研究、词汇系统研究、词汇特点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学习过程、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研究。
(2)汉语学习词360百科典编纂研究:汉语学习词典的结构、功能以及收词、释义、例证等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汉语学习词典接口研究;汉外学习词典对比研究。
(3)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突出汉语及汉语词汇特点的汉语教学理念和教学路线研究;"词汇驱动"式新型汉语教材编写研究心乎介航波生唱厂处跟号。
(4)语料库与中存法阻全察袁较然防文教学现代化研究:苗写日系脸灯率以字、词处理为重点的对外汉语语料库建设研究;汉语字、词把概半仅弦绝括诉市久刑教学软件开发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分词处理及中文阅读与写作研究。
代表作品
发表论文
1995年,泰国学生学汉语的语音偏误,《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996年,夏威夷大学教授谈教学法(文字整理),载《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戴桂芙、刘德联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田集越97年,对外汉语教学若干心也议房脚抗解教特性再认识,载郭振华来自、赵燕皎主编《北大海外教育》(第一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语素"男、女"的意义和用法,载赵金铭等主编《对外钢石扬数油重巴氢汉语教学探讨集-北京地区第一届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论汉语听力课的设置和教学-北大汉语中心听力课调查报告(与陈莉合著),载郭振华、赵燕皎主编《北大海外社间教育》(第二辑)360百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如何标注词性,《辞书研究》第1期;又选入《中国辞书学文集》,群免身容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乡余世硫战配混工社 2000年。
1999年,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对语素、词的结合能力的说明,《辞书研究》第5期;又选入《中国辞书论集1997》,商务印书馆 1999年。
2000年,汉语听力教学新论,《南京大学学报》第5期;又编入汉语教学专题书系《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均助演新古掌尽阿制训李晓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
2003年,颜色词的收词互营、释义和词性标注,《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同时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但绍请喜学》2003年第9期。
2003年,汉语色彩范畴的词汇化过程,《汉语学报》第6期(2002年下卷)。
2004年,非常时期的汉语远程教学(与王玉、刘超调选班备留易界木元异英合著),载张普、张天蔚、徐娟主编《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从使用者角度看语文词唱迅持刘将草典编纂,《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2004年,汉语色彩范畴的表达方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又编入汉语教学专题书系《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孙德金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
2005年,《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础业里企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料该脚顾展领选毛供顶节 2006年,三级词语教学单位与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载《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根啊部绍会祖其雷诗(二)北京2006年》(郑定欧、李禄兴、蔡永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007年,对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讨论的认识与思考-兼谈词语教学单位问题,《汉语教学学刊》(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主办)2007年第3辑(将刊)。
专著译著
《现代汉语词汇学》(中国现代科学全书·语言文字学,符淮青主编)三节内容(约4万字):(1)词汇规范;(2)术语问题;(3)熟语研径程究,当代世界出版社振眼2003年10月(ISBN7-80115-649-8/H.30)。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商务印书馆2007年即将出版。
参与编写《学汉语词典》(暂名)(施注令威映必反映办权赵光亨主编>,历时五年,将出版。
四、承担科研项目
型也车立般助移益氢终灯 2003年12月,SARS的启示:语言教学如何应对公共突发疫情(项目负责人,与王玉、刘超英合作),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2003年"非典"及其相关问题课题项目(已完成)。
2004年3月,国家汉办《汉语水平大纲》专题研究项目《词汇的统计学研究-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计量考察》(项目编号HBK01-05/079)(项目负责人,与章琼、刘敬华合作)(已结项)。
学术会议
2002 年7月,参加"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海),提交并宣读论文《汉语色彩范畴的表达方式》。
2003年10月,参加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会议(北京),提交并宣读论文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形态》。
2004年4月,参加"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研讨会(武汉),提交并宣读论文《〈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
2004年7月,参加"第四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提交并宣读论文《非常时期的汉语远程教学》(与王玉、刘超英合著)。
2004年8月,参加"吕叔湘先生100周年诞辰暨《现代汉语词典》发行3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
2004年11月,参加"第四届全国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杭州),提交并宣读论文《语文辞书释义创新探讨-站在语言学习者的立场》。
2004年11月,参加"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提交并宣读论文摘要《对外汉语词汇研究的几个问题》。
2005年8月,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sian Languages to Non-native Speakers(泰国曼谷诗纳卡琳威洛大学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做了题为Teaching Chinese to Non-native Speakers at Peking University:Past,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的专题报告。
2005年11月,参加"首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天津),提交并宣读论文提要《海峡两岸词语差异初步调查及思考》。
2005年12月,参加"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北京),提交并大会发言论文提要《〈现汉〉精神和辞书编纂、辞书评论-兼从编者的角度看〈现汉〉第5版编纂》。
2005年12月,参加"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成都),提交并宣读论文提要《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应用研究》。
2006年5月,参加"中国辞书学会第七届年会"(成都),提交并宣读论文摘要《我国语文词典需要逐步增强学习功能》。
2006年7月,参加"第二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提交并宣读论文《三级词语教学单位与汉语学习词典编纂》。
2006年8月,参加"汉语词汇学第二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研讨会"(长春),提交并宣读论文《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问题》。
2006年12月,筹备并参加"首届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提交并宣读论文摘要《词语教学单位辩》。
2007年5月,参加"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高级论坛"(北京语言学会主办),就当前对外教学诸多问题发表意见。
出版教材
《汉语中级听力教程》(上下)(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994年。
教学情况
研究生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词汇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参与开设博士研究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前沿问题研讨》课程。
留学生课程
《汉语听力》,《汉语口语》,《中级写作》,《汉语词汇》(高级选修),《高级汉语》,
《中国语言文化系列讲座》(先后讲授《中国人的交际习俗》、《汉民族的色彩观念与汉语中的颜色词》、《中国人对事物的分类、命名与汉语"上下位词"学习》等3个讲座,其中《汉民族的色彩观念与汉语中的颜色词》内容丰富、图片生动活泼,很受广大 学生欢迎。该讲座文稿已收入《中国语言文化讲座--留学生系列》(张英、金舒年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师资培训课程
组织招收三届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研究生课程班,共计50余名学员(大都来自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老师),参与招生、任课(对外汉语教学词汇研究)、学业管理、论文申请、答辩等。
2005-2006年暑假担任两届海外中文教师进修课程(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工作;培训教师共计30余人。
2008年7月受邀为国家汉办培训出国师资,为期一周(河北廊坊),讲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课程,培训教师100余人。
2009年1月、5月,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培训汉语教师50人,讲授"汉语字词知识及教学法"课程。
2009年7月,担任朝鲜来华汉语教师进修项目课程"汉语语音、词汇",培训朝鲜汉语教师20人。
获奖情况
1、1996年,获北京大学"安泰奖教金"。
2、1998年,获中国辞书学会主办的"首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优秀奖,论文题目为《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如何标注词性》。
3、2005年,论文《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载《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2期)获第二届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4、2006年,论文《〈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载《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4期)获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5、2007年,获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
6、2009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颁发的"从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20年,为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荣誉证书。
社会工作
2002年至今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副院长
2004年至今 《语言文字应用》 匿名审稿专家
2005年至今 《汉语教学学刊》编委、第6辑执行主编
2006年至今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年受聘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特约研究员
2008年至今 中国辞书学会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务理事会成员
2008年至今 《辞书研究》 特约撰稿人